手机网赌软件排行榜 首页 手机网赌软件排行榜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

请不顾一切培养孩子这三个能力

发布日期:2025-10-08 19:37    点击次数:199
原创 我是跑跑 跑跑趣读 2025年08月25日 08:00 四川

图片

Hi,我是跑跑,教儿童读写10年,自由职业6年。

从事读写工作10余年,经常有家长问我:老师,我报什么班可以提升孩子成绩?是阅读班,还是写作班?

我很想说,比起成绩和分数,有3个底层能力才是孩子一生的根基。

那些年,我也是“鸡娃”大军中的一员

还记得女儿上小学那会儿,我每天盯着她写作业,恨不得把答案直接塞进她脑子里。

看到别的孩子会背古诗,我就赶紧给她报国学班。

听说谁家娃钢琴过了几级,我马上联系钢琴老师。

那段时间,我活得像个陀螺,女儿也被我逼得喘不过气。

直到有一天,她哭着对我说:“妈妈,我太累了?”

那一刻,我突然意识到:我拼命想给她最好的,却在无形中禁锢了娃。

转念之后,我发现了真正的教育密码

后来有一次和川大一名教授聊天,他说:“现在的家长,与其让孩子样样都会皮毛,不如培养几种底层能力,让他受益终生。”

他提到了三个词:学习力、表达力、社交力。

我当时就想,这不就是让孩子“会学、会说、会相处”吗?

听起来简单,但仔细一想,这确实是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本事啊。

美国教育家杜威就说过:“教育不是为生活做准备,教育就是生活本身。”

慢慢来,我开始调整教育方式。

图片

1

学习力

让孩子爱上“解决问题”这件事

图片

具备学习力的孩子,他的学习是内在驱动的,自发的学习习惯会让他在认真学习中获得成就感。

什么叫学习力?

不是会背多少古诗,会做多少题,而是将学习到的知识进行转化和运用,遇到不会的东西,知道怎么学会它,想学,会学,坚持学。

我女儿之前就是那种“一遇到难题就喊妈妈”的娃。

后来我换了个方法:

不再直接给答案,而是陪他一起“探究”。

比如:她问我为什么天空是蓝的?

我不会立马百度告诉她答案,而是说:“咱们一起来调查一下,你觉得可能的原因有哪些?”

然后我们会一起查资料、做小实验、观察现象。

这样“探究式学习”让她对什么都好奇,现在遇到问题第一反应不是“妈妈你帮我”,而是“我来研究研究”。

图片

心理学家皮亚杰说:“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,不是被动的接受者。”

真正的学习力,是内在的驱动力,不是外在的逼迫。

假期我们去北京研学,北大学姐分享她的学习方法中就有这一点。

即便自己进入了北大这样的顶尖学府,身边没有父母的督促和管教,依然保持着旺盛的学习动力,就是自动自发的学习。

可以这样做

01

每天问他一个开放性问题:“今天你发现了什么有意思的事情?”

02

让他给你“当老师”,讲讲学到的新知识。

03

遇到困难别急着帮,先问“你觉得可以怎么试试?”

多说成长型语言:"你的努力有了进步"代替"你真聪明"。

图片

2

表达力

让孩子的想法“说得出口,说得动人”

图片

TED演讲人、教育专家肯·罗宾逊爵士说过:"表达力是21世纪最重要的技能之一。"

在未来人工智能时代,能清晰表达想法、打动人心的能力将越来越珍贵。

现在这个时代,不管做什么工作,会表达自己都是硬技能。

脑科学研究表明,经常表达自己想法的孩子,逻辑思维更清晰,自信心更强。

因为组织语言的过程就是整理思维的过程。

我女儿以前特别内向,有想法也不敢说。

我发现这样不行,于是开始在家里搞“每日分享会”。

每天晚饭时间,全家人都要分享一天中印象最深的事情。

一开始她只会说“今天挺好的”,慢慢地,她能说出“今天我在语文课上主动举手,老师说我回答得很准确”。

后来我又加了个规则:不能光说事情,还要说感受和想法。

比如她说“今天和同学吵架了”,我会问:“你当时是什么感觉?现在回想起来,你觉得那样处理对吗?”

你若坚持引导,他便学会思考。

图片

TED演讲者布琳·布朗说过:“脆弱是勇气的发源地。”

让孩子敢于表达真实的自己,比教他说漂亮话更重要。

可以这样做

01

家庭分享:每天晚餐时,每人分享一天见闻。

家里建立“无批评区”,孩子说什么都先听完。

02

 一分钟演讲:随便选个话题,讲一分钟不停顿。

03

鼓励孩子争辩:有理有据地争论是很好的思维训练。

多听少打断:孩子说话时不要急着纠正,让他说完。

表达不是天赋,而是可以训练的技能。

最重要的原则是:先有勇气开口,再有技巧表达。

3

社交力

让孩子既能独处,也能群居

图片

哈佛大学有个著名的研究跟踪了700多人75年,发现: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幸福人生的关键,比金钱和名望都重要。

为什么社交力如此重要?

心理学研究发现,社交能力强的孩子更快乐,抗压能力更强,甚至学习成绩也更好。

因为他们懂得求助,善于合作。

其实真正的社交力是:既能维护自己的边界,也能理解别人的感受。

我女儿班里有个同学总是借了她的书不还,他之前不敢要,怕得罪人。

我就跟她玩角色扮演游戏:“你当那个同学,妈妈当你,看看怎么既能要回文具,又不伤感情。”

通过这样的练习,她学会了温和而坚定地说:“那支笔是我很喜欢的,你能还给我吗?下次你忘带笔,我还是可以借给你的。”

社交的核心不是讨好,而是真诚。

图片

我有个学生成绩优异,平时表现没有看出有什么问题。

有一次小组合作,没人愿意和他一组。

他妈妈给我说:"我只关注他成绩,忽略了社交。"

后来我们通过"角色扮演"教他社交技巧:怎么打招呼、怎么加入游戏、被拒绝怎么办。

半年后,他有了自己的朋友圈,整个人都开朗了。

可以这样做

01

 教孩子情绪词汇:用语言表达感受而不是发脾气。

教他学会“换位思考”:别人这样做可能是什么感受?

02

以身作则:让孩子看到你是如何与人交往的。

让他体验“边界感”:哪些事情可以妥协,哪些不行?

03

多创造社交机会,但不强迫他必须和所有人都成为朋友。

带孩子多见朋友、多参加社区活动。

社交不是"会不会来事",而是理解和共情他人的能力。

告诉孩子:我们要做善良的人,但不是为了让别人喜欢,而是因为那是对的。

图片

最后

培养这三种能力,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,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慢慢渗透。

我现在回头看,当初那个焦虑逼娃的自己,其实是把“爱孩子”和“控制孩子”搞混了。

你若心急,他便慌张;你若松弛,他便从容。

现在的女儿虽然不是“全才”,但她敢尝试、会思考、能表达、懂相处,我觉得这些能力足够她应对未来的任何挑战了。

作家龙应台说:“所谓父女母子一场,只不过意味着,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。”

与其给孩子装满一箱子技能,不如给她一颗会发光的心。

放下那些“别人家孩子”的标准吧。

真正的教育,不是把孩子塑造成我们想要的样子,而是帮他成为他应该成为的样子。

学习力让他终身成长,表达力让他被世界看见,社交力让他不孤单地走过人生。

这三种能力,比任何证书都珍贵,比任何分数都重要。

慢慢来,一切都来得及。

图片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栏目分类
相关资讯